會弄得這麼辛苦,主要就是沒有正確的分類,沒有分類也就沒有適當的順位排序,以及執行策略。
以至於一團混亂 / 慌亂......
在直率抓起某個願望目標,準備大肆埋頭奮鬥的時候,我們是否問過自己:
「有做好願望目標的排序嗎?」
「這是當下適當的選擇嗎?」
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好好反思一下。
心理觀點:渴望 VS. 必要
這個層面,主要談的是動機的吸引力,也常被稱為「拉力」,就是打從心裡自主想做的程度。
問自己一句:「我有多想要?!」
✔️ 渴望:就是自己非常想做,就算所有人都不支持,仍然會奮不顧身投入的那種。
✔️ 必要:有助於現在存活下來,或者在替未來鋪路。但是,拉力遠不如「渴望」的,那就歸類為必要。
每個人的認知是不同的,例如:練身體、念英文、......這些很常見的願望目標。
對有的人來說是一生摯愛,那就是「渴望」。
對另外一些人,只是不得不做,那就是「必要」。
在判斷上,是很主觀個人的。
時間觀點:緊迫 VS. 不急
這個層面,主要談的是被迫程度,也常被稱為「推力」,就是遇到了多大壓力的追殺。
最根本的就是截止時間,也就是Deadline。所有的壓力,都是源自於時間!
✔️ 「急迫與否 = 截止時間的認知」。
每個人對時間的主觀認知不一樣,有的人認為一年內就算急,有的人神經大條認為明天的時間才算急迫。
同時,這也跟目標本身的性質相關,我們可以一個月內完成一份專案報告,三個月長出肌肉線條,但是提升語文實力則需要半年一年的時間。
緊迫性高的,很自然就導致某些人、事、物在背後追殺,可能是可怕的老闆、心急的另一伴、越來越少的時間、快要見底的米缸、......。
還有一種特殊的獨立類別,我把它叫做「心血來潮」
如果是:「看到別人有,我也想要試試」、「做不做好像都不痛不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種不是真正渴望,也不是必須的,同時也沒有所謂急不急,就只能算「心血來潮」。
如此一來,形成了一種 2(渴望、必要) * 2(緊迫、不急) ,一共四種分類,加上「心血來潮」,一共有五種不同的願望目標型態。
執行的時候有什麼排序及策略呢?
一、渴望又急迫
拉力與推力都很高,這還用說,當然馬上就去進行,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
給它一個鮮活的名稱,我把它稱為「欲念」。
二、必要且急迫
拉力沒那大,但推力很大。像是上班族要交報告,學生要準備考試。
請記得!請記得!
在滿足自己的渴望又急迫的欲念之後,還是要回歸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事情,要我們去完成的。
況且,完成了欲求之後,身心得到滿足。做起這類必要且急迫的事,也會比較甘願。
有的人,可能會帶著一份歉疚感,反而會更努力完成工作、準備考試,甚至享受腎上腺素爆發、靈感爆表的心流狀態。
所以,這是第二優先順位要進行的願望目標。
三、渴望但不急
拉力滿大的,但推力不大。
像是很多人都愛的追劇,好想一口氣把愛的迫降看完啊(拉力超強),但是明天要交報告呢。
劇就在平台上,一週、一個月隨時都可以追(不急)。
這種目標,請把它放在第三優先序位。
造成很多人生活一團亂的原因,就是把第二序位「必要且急迫」的交報告,跟第三序位「渴望但不急」的追劇混淆了。
結果就是,明早要交報告,前一晚還在追劇。
往往就造成了許多悲劇~
四、必要且不急
拉力與推力都不強。
像是,明年底的語文檢定,參加半年後的五公里路跑。
理性一點,會跟你說:「排好時間表,慢慢做」。
務實一點,我會誠懇地告訴你「先放生吧,施主,時機未到」。
五、心血來潮
這一類的跟風目標,當然也有其拉力與推力。
但是,談這個完全沒意義啊。
建議,把它當作遊戲。
玩不玩、玩多久,根本無所謂,別給自己什麼壓力或期待了。
但是,一般人,最痛苦的就是把這類虛幻的願望目標認真了。
「認真你就輸了!」
如果,打從心底當一回事,那就該歸類為前面四種啦,不會在這個位置。
幾個原則:
1. 優先滿足「推力強」,也就是緊迫感強,有人事物在背後追殺的狀態。因為「拉力」強的,本來就會自發擠出時間去做。
2. 同一件事,每個人的歸類會不一樣,別用我們的眼光,規範其他人。
3. 隨著生涯階段不同,目標也會改變。
4. 重視過程努力盡興,遠大於結果。
5. 多數的願望目標,都可以透過各式心理學技法,提升心理層面的「拉力」。其中,NLP就是實用的學門,有很多好用的技法途徑。
趁著有空的時候,靜下心來,把腦中各項願望目標,好好分類排序一下。
對應適合的執行策略,你會找到更輕鬆的前進之路。
讓你更有力的A+NLP,想知道更多......
積極力,千萬別信這件事!
積極力,完美主義者的十大酷刑
積極力,那兩個多年的心法
積極力,原來這招,能加速願望達成
【A+NLP】積極力文章收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