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艾許在1950年代,
做了很有名的實驗:
讓六個人先看
紙上一條線,
並從螢幕三條線中,
選出長度一樣的。
但其實,六名參與者
有五位是暗樁,
只有一位是被觀察對象。
螢幕三線差異很大,
所以沒有誤判模糊的情況。
前面幾題大家都順利答對,
在後面題目
暗樁開始故意答錯
其它暗樁附和相同答案......
我們的被觀察者
肯定被弄迷糊了
「正確答案明明是
另一個啊」
「看他們都那麼篤定,
還是我弄錯了」
「該回答哪個答案呢?」
猜一猜,他有多少機率
附和大家回答錯的答案?
A. 10%
B. 30%
C. 50%
D. 75%
如果是誤導的第一題,
有1/3會跟著暗樁一起錯。
如果是持續誤導很多題,
有75%的人至少
會跟著暗樁錯一題。
今天聊的,也是人們
生活最容易遇到的
心理效應之一
「從眾效應」。
一個有趣的案例
電力公司在小鎮推動節能,
每戶會得到兩組數據:
自己用電量、全鎮平均用量
結果在下期,
用電高於平均的,
會降低使用量。
而用電低於平均的,
不會維持原來的低,
反而會升高接近均量。
無論高或低
大家會自然地趨同從眾。
如果要維持節能好成果,
怎麼做?兩種方法:
第一,不透露全鎮均值。
第二,提供均值,但給標章
節能家庭,給笑臉印記
耗能家庭,給哭哭臉標記
這讓高耗能家戶,降低用電。
讓節能家戶,維持低用電。
給標章,可理解為「賜封」
「你就是個OO的人啊」
賜封不見得需要別人給,
更多時候是自己給自己的。
面對「從眾效應 / 壓力」
最好的處理方式,
就是
「心中堅信自己是OO的人」
學過NLP的夥伴,
可把這觀念對應
「從屬等級」的
身份(身份認定 / 認同)
「身份」對人們的
自然言行影響極大。
自己把從屬等級這概念,
認為是NLP獨到的第一架構,
可用它來解釋非常多情境。
「從眾效應」是行為設計師
用以影響人們的方式之一。
另一種很常被使用的
叫做「預設值」。
除非有重大需要,
否則人的天性是很懶得
更改預設內容的。
最近一則科技新聞
美國控告Google不當壟斷
因為Google每年都花大錢
購買各廠牌電腦、手機、…..
設為預定搜尋引擎的權利。
科技新聞有點遙遠?
生活中大家一定遇過的
去巷口小店吃飯
點了餐,老闆會隨口問:
「帥哥,你要
貢丸湯,還是餛飩湯?」
等你順便點了湯,才發現:
「自己原本沒想要點湯啊」
這種口語溝通方式
被稱為「雙重束縛」。
就是『預設』我們會點湯,
所以就直接問要喝什麼。
對應前述,
如果很有想法、很堅定
「吃飯從來不配湯」
「月底了身上錢不夠」
自然就會避開這陷阱。
慎思,眼前預設,
得到,真正自主決策。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NLP私塾坊】Line社群
NLP生活家:五個叮嚀強化你的讚美功力
NLP生活家:三步驟面對你的忍不住
NLP生活家:NLP教了我們,面對批評怎麼辦
NLP生活家:NLP教我們記人名
NLP生活家:好事種子,讓你常保好心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