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播測試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NLP聊天室:阿嬤早就懂的心理學

這肯定是大家小時候

共通的回憶


許多小朋友都不愛

吃青菜,不少家庭

每天都會出現這樣的對話:

「要吃完青菜,

才能看卡通喔」


就是用一樣我們愛的

來交換我們不想做的。


這在心理學中,

被稱為「普雷馬克原理」。


它還有一個很可愛的暱稱

「阿嬤 / 祖母原理」,

因為阿嬤就是這樣,

讓孫子吃青菜的。



前幾天聊到

實用心理學暢銷作家蓋斯,

以及他的著作

【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


裡面提到一個觀念

「工作休閒旋轉木馬」

也就是工作、休閒

要交互兼顧,

就算極端一些,

兩者時間1:1也可以。


這有些違背

大家生活就是要

認真打拼的認知。


可是想想滿有道理,

效率比時間付出重要,

懂得充電更重要。


他舉出了

德國工時,僅為希臘約70%

但是

德國人每小時效益(效率)

卻仍比希臘高出70%。


工作時努力認真,

玩時盡興。


善待自己,才有續航力。



另外,

還有一種心理現象

叫做「蔡格尼效應」。


也就是人們對於

沒做完的事情,

特別容易掛念在心頭。


之前也有聊到

想複習的夥伴,

可用「蔡格」當關鍵字

找出以前的文章。



上面三種心理素材

「阿嬤原理」

「工作休閒旋轉木馬」

「蔡格尼效應」


今天

要把它們組合為

一道實用的心理技巧。


同時,

額外再融入另一種

心理機制做為調味料,

叫做「獎勵」。


這方法是這樣的……



我們都說在

養成習慣

克服拖延

達成目標


整個過程中,

搭配獎勵可以得到

更好的成效。


每個人的天性都喜歡

得到獎勵。


所以一般做法是這樣的:


想要培養

每天閱讀30分鐘的好習慣。


所以,只要執行了閱讀,

那麼,就獎勵自己追劇。



而更有意思的做法是:


1. 先追劇2分鐘


2. 停止,留下懸念

「到底後面會演什麼,

好期待啊」


3. 專心閱讀30分鐘

重點在於專心投入,

說閱讀就閱讀,

腦中只想閱讀的事情。


4. 認真讀完之後,

真正把劇追完,做為獎勵。



對照一下:

「阿嬤理論」~

閱讀完,才能獎賞追劇。


「工作休閒旋轉木馬」~

花費心力培養的閱讀習慣

自己喜歡放鬆的追劇

兩者勞逸交替。

甚至時間比例1比1,

也很可以。


「蔡格尼效應」~

把獎勵一分為二當誘餌,

前半小段是甜頭

讓人想要趕緊完成

今天的閱讀活動,

然後暢快享受

後半大段的追劇獎賞。



有人也這麼做的嗎,

歡迎分享你的感想與體驗。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