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聊天室:車展裡的「集體催眠」,2023台北國際車展,那些有趣的實用心理觀察
不知道為什麼,
突然想到2023年底
參加的台北國際車展。
把當時的有趣發現
整理在在這裡......
「這肯定是大家
非常感興趣的活動」
「也是我一直很想
再度造訪的場域」
「距離上次已經有
好多年了,
今年有什麼不一樣嗎?」
2023年底去了趟台北車展,
地點在南港展覽館。
去車展,
主要是為了看車嗎?
不,我不是。
我是為了看人,
是為了看Show girl們,
夠直白吧。
更精確地說
是看那些展場主持人們
透過哪些
心理實用小技巧
與觀眾們互動。
今年車展活動,
我的觀察是……
一、 精簡
活動時間為10~15分鐘,
比起往年,感覺少了些
聚眾的熱絡歡騰。
而許多車廠直接用
預錄影片,或者
語音介紹加車模走秀。
有活動的,
有的像是念PPT,
再來個簡單問答。
也有活動帶領還熱絡的,
總體而論,略少了幾年前
各車廠百家爭鳴
場場歡騰瘋狂的爆棚感。
突然想到,
原來,是暖場。
今年有辦活動的
都精簡了暖場,
少了醞釀橋段,
少了開場大灑禮物的場面。
原來,那一味是
塑境、造勢、灑餌、……
二、心錨
還記得昨天提到的
要想記得牢,
我們可用的祕密武器之一
就是重複。
車展活動的目的,
是希望在歡快氛圍下
強化觀眾的品牌好感。
所以,
每次問答互動時間,
都要大家
舉手 + 大喊品牌名,
然後點名幸運兒回答。
這種不斷重複的過程,
就是一次次的品牌烙印,
品牌變成了正向心錨。
氣氛帶得好時,
在歡樂狀態下,
就像看演唱會一樣,
融入其中,
旁人舉手、呼喊,
我們也會被感染
跟著一起做,
這也是「從眾效應」啊。
三、調性
人們透過五感視聽觸味嗅
來感知這世界。
也就是我們
透過感官,收集訊息,
產生感受或判斷。
如果你有留意,
會發現每個品牌都有
自己的性格調性,
並且在車展中傳遞給
來訪的消費者。
第一眼,
毫無疑問就是視覺囉。
車子本身的外觀,
Show gril的服裝印象。
商務奢華車,氣質靚女風。
休閒旅遊車,活潑戶外風。
生活代步車,鄰家可愛風。
你喜歡什麼風格呢?
在車展環境,
你覺得現場聽起來怎麼樣?
肯定是很熱鬧的,
甚至可以說很吵雜。
只要仔細聽,
其實可以發現。
各車廠的活動聲音
無論現場或預錄,
其實都在盡力符合
他們的品牌調性。
有的大眾車款品牌,
介紹語調就很知性。
有的充電概念介紹,
聲音就很中規中矩。
有朝氣的奢華品牌,
聲音就俏皮甜美。
強調科技的品牌
聲音渾厚有未來感。
對了還有,少人留意
但是整天播放的
主題背景音樂也都如此。
另外,還有一個
大家比較少想到的,
叫做「氣味」。
我說的不是新車的味道,
而是品牌特調的氣味,
聞到它,就想到這車廠。
特別是讓人有奢華感的
車廠會在VIP體驗室
薰送品牌特調香氛。
主要以扁柏、雪松等
木質基調調製出來的。
關於「主持風格」
也是很有趣的品牌調性,
之後,會繼續談到。
四、漸進
幾乎沒有例外,
今年車廠要傳遞給
顧客的內容都
比之前來得硬,
不像之前強調感受氛圍。
可以想想官網上有什麼
品牌理念、產品特色、
各別車款特徵。
彷彿來到會議室,
各位主持人規矩念著
手卡或螢幕上的註解。
唸完之後,
一定要有QA問與答,
才能達到強化品牌的效果。
所以,QA的提問層次是
這麼進行的……
<<由淺而深>>
最淺的大概就是
「你現在在誰的攤位上?」
「我們主要做什麼的?」
有開心的觀眾
戴著隔壁競品的帽子
沒多想就來參加這邊活動。
被主持人俏皮地虧
「啊你是來亂的喔!」
深的提問大約可以涵蓋
剛剛念PPT過程中,
大家都忙著拍美女而
自動忽略一些專有名詞。
這時,主持人也很貼心,
給了大家用手機
Google答案的時間。
每場她都這麼笑著
安慰大家:
「作弊雖然可恥,
但是很有用~」
<<由整體而個體>>
問問題也有一定的脈絡
從品牌全體到個別車款。
另外,依據自己多年
聽課、聽演講的觀察。
進入講題主軸之後
一開始就有談到
整體觀、全局觀的
都比較容易塑造
專業的權威形象。
五、價值
這個,許多人都會疏忽,
我在全場只看過
一位主持人這麼做。
魔鬼藏在細節裡,
不知她的主持費
是不是比較高。
但請她的車廠很明確
是年輕的奢華廠牌。
活動一定會送贈品,
就算是送的,
她也會提到 / 強調
禮物的價值。
「這份特別拍的
汽車月曆,就讓我們的
各型車款陪著你一整年,
裡面一定有你喜歡的車款」
「這個精緻掛勾
限量製作的喔,
只有來到VIP的客戶
才有機會可以拿到」
懂得從贈品帶起價值渴望,
就有能力
引發消費者對品牌的想望。
六、人氣
今年車展,
參觀者仍然是很多的。
為何沒有之前熱絡感?
除了活動數量大幅減少,
許多車廠以影片語音
取代真人活動之外。
今年的被動活動
也比較多了。
所謂被動活動,
大約就是打卡送贈品之類。
拿到贈品,走人,
臉皮厚點的,跟展模合照,
也就是禮貌客氣而已。
有主持人的活動,
也有不同的樣態。
有的能源產業,
著重於訊息傳遞。
介紹完PPT,直接來場QA,
很四平八穩。
有的國民熱賣車廠
簡單介紹車款
車模在車旁擺出pose,
大家拍拍照,
台上台下依然兩個世界。
與人交流最多的
就是現場特派業務們吧。
與觀眾互動最多的
還是年輕的奢華品牌。
不知是主持人個人風格
或車廠特別有提醒設定。
全場看起來,
最熱鬧有活力的
活動就在她這兒。
「哇,大家的聲音好大,
喊的我腦袋有點晃。
再來一次,
我們的品牌是什麼~」
「你上場有來,
對不對,我有印象喔」
「這區朋友,還沒被點到,
我們來給他們一個機會」
「你喜歡OO車款啊,
可以跟我們說為什麼呢」
雖然都很簡單,
但她的活動有連結到人,
觀眾不是人偶空氣,
所以這樣的活動有人氣。
對了,詢問答案之後,
再問為什麼,
會讓人更加肯定
自己的選擇。
不只對回答的人有效,
就連聽的人也有效,
只要他心裡有答案,
內在也會跟著回答一遍。
這些有趣的觀察,
你對什麼最有印象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