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靈魂之窗」
許多人都認同這句話,
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
我們能從眼睛看到什麼呢?
感覺敏銳的人
可從眼睛解讀對方的
喜怒哀樂。
與人對話時,
他們是否有自信,
也可透過眼神持續接觸
觀察得出來。
從NLP角度來說,
跟眼睛相關最有名的
元件技法應該就是
「眼睛解讀線索」了。
我Blog有專文詳細討論,
包含很多細節眉角,
有興趣再找來看看。
我們可以從對話時,
對方眼球轉動的位置
來評估他是在
回憶影像,或建構想像。
對了,坊間說
「說謊時,眼睛會看向~」
這種論調可以廢棄了,
一知半解最危險,
詳情請看Blog。
之前提到的珀奇博士
在研究中有提到
「回憶」的動眼,
幅度會比想像要來得大,
大家不妨觀察看看。
想讓自己變美嗎?
有人說
「美沒有共通標準」
但心理學家跟我們說
「其實有喔」,
全世界對某些共同生理特徵
會認為是美的。
其中一個馬上就可以做到
不用飲食、運動、醫美,
就是「(睜)大眼睛」。
聽到這兒,
你是否會不由自主稍微
跟著睜大了自己的眼睛,
沒人不喜歡自己變美吧。
既然談到眼睛,
就會講到瞳孔。
亞洲人瞳孔外側的虹膜
多半為棕色,
因此比較難觀察,
歐美人有的虹膜顏色淺,
所以很容易觀察瞳孔變化。
對於感興趣的人事物,
人們會不由自主瞳孔變大。
因為會耗費更多腦力
來處理後續的訊息。
所以,
我們在寫很難的報告,
或數學題目時,
瞳孔也會跟著變大。
記憶背誦時也會,
背完之後,瞳孔就會
恢復原來大小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