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播測試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NLP聊天室:心理學中的番茄

今天來聊一聊

心理學的番茄,

但不是近年熱門的

效率工具「番茄工作法」,

而是很久之前的心理研究。


先問一個問題:

「你分得清楚,

腦海想像與實際看到,

這兩件事嗎?」


多數情況下,

我們都自信滿滿說

那當然啦。


那來看看這個實驗……



珀奇博士做得這個

經典研究是這樣的。


先請受試者看著白幕

想像上面出現了香蕉,

這時,白幕浮現的

完全是腦海想像的畫面。


再來,請受試者

一項又一項想像其它東西:

番茄、書、葉子、香蕉、…



這時候呢,

在螢幕上做了小手腳,

投影淡淡的、不易發覺的

物體影像在上面。

也就是

想番茄,就淡投影番茄,

其它以此類推。


然後,

要大家描述自己的

想像畫面,

結果大家的描述內容

都與投影物體特徵相似。


有人想的香蕉是水平的,

結果把投影出的垂直香蕉

認為是自己的想像。


問他們,

你們描述的,

的確是自己想像的畫面嗎?


「那當然囉」

所有人異口同聲都這麼說。



以下只是隨想聯想,

不代表任何學術看法。


<<影像影響想像>>

現實知覺,會影響想像,

也可直接理解為

現實中的暗示,

對我們內在有作用。


所以,做個願望板,

將達標的畫面具象化

放在常常看得到的地方,

對於目標的渴望與堅定,

是很有幫助的。


而且無論想像或影像,

只要夠真實,

腦海潛意識都會當作

實際可信的事。



<<想像改變影像>>

學過催眠的夥伴,

只要深度夠深沈,

可能體會過負向幻覺。

真實存在的東西,

在仍是催眠狀態睜開眼,

就會消失看不見。


也可能體會到正向幻覺,

真實沒有的東西,

在仍是催眠狀態睜開眼,

就會憑空添加看得到。



就像身心之間會相互影響,

虛(想像)、實(影像)

兩者之間,也存在著

相互作用的微妙關係。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