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播測試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NLP聊天室:原來同理心有三種

「做人要有同理心啊」

這大概是我們

最常聽到的溝通名言之一。


不少人對於同理心的

認識聚焦於

陪著一起哭、一起笑。


其實,同情心不只這樣

它包含了更大的範圍。


接下來提到的,

可能也包含了

你的那種同理心溫柔。


依據心理學家的分類,

同理心有這幾種:


情感類的,

也就是大家直覺認為的

我們在旁邊陪著

與他一起同情共感。


這種方式,

兩人當下真的都很有fu.,

是最快看到效果的同理。


很多時候,

親友找我們談,

也只是為了得到心情的

共鳴與陪伴,

並不是要馬上解決問題。



而另一種,

則是理性邏輯的同理,

在對方說完自己的情況後。


不少人都會想要給答案

「你可以如此如此做啊」

或者

「那你接下來打算怎麼辦?」

總之就是求解答。


這也是常被抱怨

「你都不懂我」


可是站在想要

為你解決問題的立場,

這又何嘗不是種體貼。



第三種,

被稱為行動派的同理。


對方聽完之後,

沒有太大的反應,

沒一起哭,也沒給建議。


而是幫忙把事情直接搞定,

想想看了很心動的包包,

第二天就被買來送你了。

或是

感嘆上有老、下有小,

小孩要繳學費手頭很緊時,

第二天朋友就匯了筆錢

讓你應急。


如果身邊真的有這麼

實際行動相挺的人,

真的得好好珍惜啊。



上面聊到同理心三種類型,
可能有的人會特別
習慣偏重其中某一種,
甚至對其它類型完全陌生。

有什麼應用他們的
訣竅嗎?

還真的有些可以
參考的方向。


多數情況下,
先從情感同理入手,
因為最快、最有感。

光只是單純聆聽陪伴,
就能讓對方好受很多。
「我知道你一定很不好受」

鼓勵對方多說些自己的
情況、感受、想法。

依據NLP的大清倉法,
只要願意宣洩出來
就是有效的舒緩方式。

情緒上,
我們呼應著對方,
但起伏不會那麼大。

請記得,
你還是你,維持平穩,
別讓自己也掉進去。

死黨找你哭訴失戀,
結果你被勾起傷心往事
哭得比他還悽慘,
反而要他來安慰,
那就尷尬了。


在對方主動開口
「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
在此之前
別急著提出自己的看法。

除非他想聽的就是解方,
否則旁邊的人說再多
他也聽不進去。

配偶、家人、親友更是
談感受更多於事理的場域。
他們希望的是我們的關懷,
還有跟他們同一國的感覺。

準備好自己的想法,
如果沒有,可以推薦
其它人選、資源給他。
在對方需要的時機
做出回應,是真正的智慧。


至於行動派的同理,
除非緊急事件,
否則真的三思後行,
如果涉及他人,更是如此。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
這樣的故事:

夫妻吵架鬧分手,
老婆閨蜜很有義氣,
去狠狠臭罵老公一頓。

結果之後夫妻和好了,
閨蜜反而兩邊都不是人,
夫妻雙方都不喜歡她。

這不是情緒、不是處事,
而是微妙的人性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