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提到「目標框架」,
也就是NLP非常經典的
這句「你要的是什麼?」
這讓人想到另一個
有趣的心理學實驗。
而且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一定都遇過這樣的事。
這實驗的名字,
叫做「誘餌效應」。
杜克大學的艾瑞利教授
找了100位大學生。
給他們看雜誌的訂閱方式,
並要求做購買選擇。
網路版59元,有68人選擇。
紙本+網路套裝組125元,
32人選擇。
感覺起來挺合理。
雜誌這類商品
多數人都不會花錢買貴的,
但,這不會被改變嗎?
在加入另一種方案之後,
一切都不一樣了。
網路版59元,16人選擇。
紙本版 125元,沒人選。
紙本+網路套裝組125元,
84人選擇。
多了虛的選項
單純紙本版125元。
選擇結果變得不一樣,
挺值得深思的。
這虛的選項,
就是為了產生對比效果。
在生活裡,
我們真的能馬上看出
什麼是虛的選項嗎?
買背包,
A款 1500元,
B款 2500元,
C款 5000元。
假設三款都滿足功能需求,
不少人會選B中間價格,
其實A就足夠實用實惠。
C是虛的,
為得是讓更多人
由A而選B,消費更多,
如果選C對賣家當然更好。
虛選項造就
相互對比而來的划算,
(相對值)
讓人每每迷糊中招。
想要清醒做決定,
直接評估滿足需求下,
實質的支付金額
(絕對值)
就能大大減少
誘餌效應造成的消費陷阱。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每天,來一篇實用心理學~【NLP私塾坊】Line社群
NLP生活家:想要好評價,就讓對方這麼做
NLP生活家:這種心理的RAIN,不是雨,而是......
NLP生活家:什麼,這樣就能提升意志力?
NLP生活家:最能對抗「從眾效應」的那一招
NLP生活家:NLP觀點的八種成功特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