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播測試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NLP聊天室:促發效應,你會變成你看到的樣子

 「留意生活周遭接觸的

各種訊息」


「因為你不會知道它們

究竟會產生出多大影響」


曾經有學者做過這樣實驗

請一些大學生依照給定的

單字群,寫出一篇短文。


其中,

主要被觀察的那組

他們的單字群裡有著

皺紋、拐杖、白髮、……

這一類詞語。


寫完短文之後,

請他們移動到其它場地,

特別觀察組他們的腳步

明顯比其它組來得慢。



還有其它類似的實驗,

先請受試者用比普通人

來得更慢的步調走五分鐘。


然後請他們看一組單字群,

他們對於

孤單、健忘、變老……

這類單字的反應更敏銳。


這些心理學實驗

其實都一直在告訴我們: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就先接觸什麼樣的訊息」


它對我們內在產生

威力強大、潛移默化的

薰陶效果。



還滿推薦

願望板這種有趣工具,

把美好結果、自我勉勵,

圖文並茂呈現出來。


放在顯眼地方,

每天都會瞄到很多回,

是強力的目標烙印。

而且最好是放在起床後

就能看到的地方。


起床是人每天的重啟時刻,

當下所接觸的訊息,

更直接影響了

一整天的想法、心情。


我們總在不知不覺中,

成為自己最常看到的

那個樣子~



上面聊的透過各種方式

提醒自己目標存在,

有助於我們更能將目標

放在心上,並在潛移默化中

趨向不自覺達成它。


這在實用心理中有個名詞

叫「促發效應」。


以上談的促發效應都是

偏向於被動提醒的,

也就是看到了願望板,

知道目標未來達成

應該會挺美好。



那有沒有主動式的促發呢?


根據日本知名讀心師DaiGo在

【專注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提到的觀念舉一反三

只要記錄下來,

就能引動促發效應。


記錄什麼呢?


記錄自己做了哪些事,

讓自己距離目標更近啊。


每次記錄都是再次提醒

與達標相關的那些字詞、情境,

每次都是對內在的促發。


無論如何都試試

Mel Robbins教授提到的

「從5倒數到1,就開始」

「開始後,先做5分鐘就好」


讓自己擁有主動促發的

素材與契機。



同時,強烈建議順手搭配

【NLP基本改變模式】中的

「我正在得到什麼」、

「我越來越~」


自我提醒,不斷烙印內心

造成促發效果更如虎添翼。


多做這步,效益大增,

投入低、CP值爆表的行為,

不試試嗎?



此外,還有另一種主動促發

叫做「目標意識」。

「遇到的OO(人事物),

這跟我目標有何關係?」


詳細的說明,

請用關鍵字搜尋之前貼文。


有興趣的,再依據其中的

方法來練習。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