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播測試

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倍速學習】關於準備考試,你值得了解這些事

許多人都有相同體會

準備考試在心態上

就像孤獨的苦行僧。


但我們可以透過

一些方法,

讓它在過程中,

不是那麼苦。


考試成績跟

聰明天份相關嗎?


當然有一定程度相關,

但那不是絕對的,

考運、天份,

都並非我們能夠改變。


更何況90%的人

其實都差不多一樣聰明。


我們最能做到的

就是在準備過程中

顯得更有效益。


下列這些方式,

經過許多人驗證

更容易準備得踏實有效率。



1. 架構心智圖

把考試內容,

依據自己內心的理解架構

每一科目

整理成一份心智圖大綱。


請留意,

這心智圖不需要太細節

只要提綱挈領就好,

以及易錯觀念提醒。


意思是看這架構,

我們必須要能說出

其中的詳細內容。

(因為是自己整理的)


考試當天,

帶著這份心智圖就夠了。



2. 考古題 / 題庫

這不用多說吧,非常重要。

多練習歷年考古題,

直到滾瓜爛熟。


在讀第二遍,

最慢第三遍的時候

就要納入考古題了。

了解哪些觀念

重要又常考,一定要把握。


有的人會建立錯題本,

也就是把易錯題目

集合在一起。


自己則是

在題本上作記號,

並標註在筆記裡,

對我來說,筆記就是

唯一且單純的核心。



3. 時間安排


a. 總體時程

看個人在整個備考過程

打算念幾遍。


下列參數只是經驗供參,

如果

第一遍花的時間是100,

第二遍時間大約80

第三遍則是60

第四遍是30

第五遍15


b. 每日進度

不用像學生上課那樣

09:00~10:00

念A科目。


排得太緊湊,

一旦(而且很容易)

出現意外,

將打亂整個步調。


多一點彈性,

上午念A科目

第3、4章。


下午念B科目

第6章。


用章節進度做規劃,

而不以時間規劃。


當天來不及看完的,

起碼快速瀏覽掃一掃,

知道大概怎麼回事。


如果常常讀不完進度,

那就代表進度太大了,

切小一點,好入口。



上面談到準備考試的

基礎執行面。


然而,

更多人會遇到的是:

沒有動力開始、

念到一半不想持續。


這些就是

關於心態面的議題,

分成幾天來聊聊它們。



1. 找到意義

為何要參加這場考試?


如果是自己很想要的,

那就好辦,

這會讓我們充滿韌性。


如果是半自願的

例如:

有碩士 / 國家證照,

可以加薪喔。


那就想想,

加薪能提昇的生活品質,

或是其它考上後

帶來的各種誘因,

準備起來就會比較甘願。


如果是完全被逼的,

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考。


就相對來想

「如果我不考,會怎麼樣?」


「一定要現在考嗎?」


「同樣時間,可以有

其它什麼更好的選擇?」


權衡利弊之後,

人們都是趨利避害的。


自然會做出

比較適合自己的決定。



2. 優先安排

「勞逸均衡」這句話

大家都明白,

只是在準備考試時,

常常會忘了它。


這個觀念違反常識認知,

但很重要:

「『優先、務必』

安排每天的

【大塊】休閒時間」


這裡的【大塊】是

完整半小時、一小時那種,

不是唸書中間的休息時間。


然後

再排入每天讀書進度。


時間到了,

就丟下書本去休息、去玩。


休閒時間排多久?

看你自認的讀書效率,

彈性滾動調整。


到了休閒時間,

但我沒唸完良心不安,

怎麼辦?


自行權衡

良心不安 VS. 想休息

當天內心誰贏了。



3. 運動

準備考試,特別是大考,

是一場馬拉松,

不是看誰衝得快,

而是考驗誰能堅持到最後。


運動治百病,

還能產生多巴胺,

無論是身體的疲憊,

或是心靈上的消耗。

都有很好的恢復效果。


每天,一定要有運動,

運動不用很偉大,

沒人要我們去

健身房、球場。


公園散步10分鐘,

在家徒手深蹲、瑜珈、

超慢跑、伏地挺身……

這些都好,量力而為即可。



4. 蕃茄工作法

如果你還沒真正

用過蕃茄工作法,

真心推薦試試看。


它是心理自我小督促,

也是自己跟自己比的

心理小遊戲。


蕃茄工作法的具體操作

網路上有很多資訊

可供參考。


我自己能夠很快

轉變為專注狀態,

也是藉由

蕃茄工作法、

影像雙頻閱讀

兩種方式培養出來的。


之前群裡發文,

以及我Blog文章,

都有聊到實務經驗。


是重點,也是心法,

使用蕃茄工作法,

結果是否如進度預期,

那只是次要的。


只要過程有專心盡力,

那就100分,

值得為自己拍拍手。



5. 配適的環境

自己一人備考很辛苦,

請用群體力量

來幫助自己。


要唸書,請遠離

溫暖、方便、好玩的家,

到圖書館自習室,

一群人都在唸書

更有氛圍感,

讓人進入狀態。


自己絕對不會在

人來人往咖啡廳唸書,

對我來說,

它是休閒社交場所。



另一種是讀書會,

我說的是認真的

備考讀書會,

可以

吐苦水、解題、資訊交流。


而不是最後變成

聊天打屁那種。


不見得一定要實體見面,

FB、Line社交平台

就有很多這種

針對某項考試而

成立的社群。


還有一種很有意思的,

大家每天固定時間

「開鏡頭、關聲音」

透過線上會議軟體

像是:

Google Meet、Zoom……


開線上會議,

實際上並不交流,

而是看到大家的讀書直播。


你會看到很多人,

陪著自己一起奮戰,

感覺鮮活真實多了。



6. 每天回顧

這有兩個觀點,

第一個是站在腦科學

複習效果好的立場。


睡前15分鐘是

記憶的黃金時間,

很快把自己今天

讀過的筆記很快翻看一遍,

我們大腦會在睡眠時

把它們更好融會在一起。


不想翻筆記,

想閉上眼用大腦回想,

那是你對自己要求很高,

給你120分。


兩者目的也不太一樣,

睡前翻今天的進度筆記,

是「再次輸入」。


睡前回想則是

「輸出提取」。


翻筆記比較輕鬆,

有做到這項就不錯了。


第二個觀點是

回想今天準備得很好,

做得不錯的地方。


至少一定在心裡為

自己歡呼打氣。


就像苦行僧、馬拉松,

這是自己選的路,

我們需要更多自我鼓勵。



無論你本人,

或是周圍親友、小孩,

正在準備大型考試,

都祝大家

表現超常、得高分,

金榜題名。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