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是還有有許多人
不自覺願意去挑戰它」
許多經驗告訴我們
做了,對方不領情
甚至反而影響彼此關係。
這件事,叫做
「主動給人建議」。
並不是說
我們不能給他人建議。
如果對方主動虛心詢問
是他自己想要的
我們建議對他
可能更有幫助。
相對的,
主動給出建議
需要更有智慧的表達。
既然,這吃力不討好,
但多數人在生活中
又忍不住不說,難以避免的。
心理學家教我們,
這樣做,效果會更好。
1. 有例子
「你不該跟那種人在一起」
這是很武斷的話,
而且我們並不是當事人,
不知道他面對的情境及
各種內心考量。
這時候,說故事、舉例子,
是更好的方式。
有背景、因果、事件發生,
能夠讓他得到啟發。
如果故事與他的
背景、情境相似,
就更容易被聽進去。
2. 點問題
人們對於自己找到的答案
會更加相信。
言語就像聚光燈,
會引導他人留意從未注意的事。
點出旁人明眼看到問題的地方
「哪有剛認識,幾句甜言蜜語後,
就賣慘,直接開口借錢的,
這不是很奇怪嗎?」
3. 少衝突
雙方的關係不值得
因為一個很少被聽進去的
建議而被影響。
儘量用些間接和緩的方式
說出自己的意見。
「這個看法……,
你參考看看」
「新聞這麼說……」
「很多人的經驗是」
從NLP角度知覺人稱的觀點
就是儘量以第三人稱
亦即旁觀人的角度
提出建議。
4. 漸進式
別期待一場對話能有
多大改變。
問題越大,
要溝通的時間也越長。
先想想自己是否
打從心底願意這麼做,
或者只是的社交對談而已。
如果真的想給出建議
把議題大拆小。
讓對方逐漸發現問題,
他們才願意做出改變。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每天,來一篇實用心理學~【NLP私塾坊】Line社群
NLP生活家:心理健康ABC
NLP生活家:值得玩味的說服之道
NLP生活家:心理學說這樣道歉會更好
NLP生活家:洪聰敏教授三個關於新目標的建議
NLP生活家:這樣做,讓你衝過終點線
NLP生活家:「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你背後不知道的真相
NLP生活家:關於做決定,你的賺賠決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