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播測試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積極力,讓人感動的馬拉松跑者

年初看到這則

覺得很感動的新聞,

是關於馬拉松的。


多索恩在2024年

跑了366場馬拉松,

平均一天一場,

而且是超越全馬

每場42.5公里。

一年下來跑了超過

15000公里。


她為乳癌研究機構

募款超過6萬歐元,

大約台幣204萬6千元。


2024年12月31日

最後一天跑步時,

有700多人陪著她。



而且她還是個上班族,

每天提早進公司,

這樣才能早點下班,

用4個多小時跑步。


在這一年中,

她也因為受傷就醫,

後面又把進度補了回來。


願意長期做一件事

一開始是熱情使命感,

到後來就成了習慣化,

一天不做就會

渾身不對勁,覺得奇怪。


怎麼完成

從熱情到習慣的過渡?



1. 固定環境

固定的時間、地點,

越熟悉的環境,

越讓我們自動習慣它。



2. 簡單做起

這裡的「簡單」,

有兩個方向:

第一,

從很簡單開始,

這樣才能輕鬆起頭。


第二,

人難免都有

很忙、病痛、狀態不好

的時候,

簡單代表最小成果,

「做了這個今天就做到了」


但不能每次都只做簡單,

這樣就是原目標太難了。


像是:

做一個伏地挺身、

看一段文章、PTT做一頁、

背一個單字、寫一句話……



3. 看到成果

把每天成果記錄下來

讓自己親眼見證

每天持續累積的成果。


至於要不要公開,

完全看個人。

公開有機會

吸引同伴、貴人;

不公開是重隱私,

但一定要自己看得到。



4. 獎勵慶賀

請好好疼惜寬待自己,

每次達成小進度,

可以是實質獎勵,

也可能是內在的

自我肯定、歡呼慶祝。


無論有形或無形獎勵

一定認真送給自己。



5. 接受缺漏

我們可能因為任何因素

被打斷、做得不理想,

並且願意接受它。


是否補進度?

願意補,

那是對自己很有要求;

不用補,

願意繼續堅持下一次,

我也覺得非常值得敬佩。



2025年大家有什麼想

開始並持續下去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