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播測試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NLP聊天室:如何改變人,數量很有關係

聊一個關於

提案、建議、選項的

心理學研究。


想知道怎麼提

會被人認為更有貢獻呢?


心理學家做了這實驗......


A組:

讓設計師提一種設計,

並且請委託人提出回饋

讓其修改,這樣來回往復

一共六次,也就是讓

設計師提出了六個版本。


B組:

讓設計師一次提三種設計,

並且請委託人提出回饋

讓其修改,這樣來回往復

共兩回,同樣也是讓

設計師提出了六個版本。


最後問設計師

「覺得委託者的回饋

有參考價值嗎?」



A組設計師只有35%

認為委託人意見可被參考,

超過50%更多的人,

認為自己被一再挑剔刁難。


B組設計師則有80%認為

委託人的話值得參考,

而且對自己的設計提案能力

更有信心了。


所以在

給出提案、建議、選項時,

不是給「單一選項」,

而是給出「數個方案」,

起碼從實驗來看,

「三」是不錯的數量。



還記得前幾天提到

【如何改變一個人】

博格教授提的溝通選項嗎?


微妙的人心,

在只有一個提案時,

往往只想著它哪裡有問題。


有好幾個方案時,

對方感到自己有選擇權,

會開始比較何者比較好,

也因為有了對照,

更能接受其中某個選項。


想促成良性互動,

不是創造一個完美選項,

而是幾個可被接受,

大家願意繼續討論的方案。



另一種跟數目相關的

心理研究......


「多數人都愛果醬!」

這句話說出來

應該幾乎所有人都贊成。

不論是哪種口味的,

總有某些是自己喜歡的。

今天聊個跟果醬有關的

心理學實驗,

而且研究主題剛好與

昨天談的提供

提案、建議、選項的

數量相關。

這實驗是這樣的

哥倫比亞大學艾因嘉教授

讓大家自由選擇試吃果醬。

A組:有六種口味

B組:

為了抓住更多消費者的心,

一共提供了24種口味。

哪一組,試吃後買得人多?

A組,有30%的人買

B組,只有3%的人買

A組的購買率,

比B組多了整整十倍。

選擇太多,對人們來說,

容易造成選擇困難症。

既然難以抉擇,

所以就乾脆不選了。

與人互動,提高

達成共識、解決問題,

甚至是商業的產品販售,

都要顧及人心

對數量的接受程度。

一次提供超過一種選擇,

而選擇數量上限

最多不要超過五、六種,

這讓我想到

「艾維利工作法」

每天依重要性列出

六件待辦事項,

原來是有道理的。

六項大約是

心智可處理數量的邊界,

再多就容易當機了。

魔法數字六、六六大順,

你學會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