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
我們在日常生活
一定常常聽到。
下面兩個選項,
都是為了募捐,
大家的感覺如何?
A:
「為了國外天災饑民,
而舉辦的慈善路跑」
B:
「為了國外天災饑民,
而舉辦的公園野餐會」
如果是你,
願意對哪個活動捐更多錢?
根據統計,
多數人更願意捐錢給A。
是什麼原因呢?
總結一個詞,
叫做「一致性」。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
飢荒本身,就是件難受的事,
我們募款的方式,
如果也是辛苦、難受的方法,
就會有種相應感。
在心理學
被稱為「殉難效應」。
其中的差距有多大?
人們願意捐助金額
慈善路跑是野餐會的三倍。
人們總認為
有意義的目標,
更值得追求和獎勵。
如果不是為了解決
嚴肅的飢荒問題。
而是
「想為社區公園募款,
增建安全的兒童遊樂設施」
C:
「公園野餐會」(輕鬆)
D:
「公園禁食會」(辛苦)
哪個會得更多捐款?
調查結果是C。
對應一致性法則,
目標是解除痛苦,
就用辛苦的募款活動。
目標是增加快樂,
就用輕鬆的募款活動。
舉一反三,
這個大觀念的應用
當然不限於募款。
一致性的各種體會,
請在生活中細細品味。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