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自己
完美主義傾向高嗎?」
「完美主義者總對自己
要求很高,其實不一定喔」
「完美主義者,非常在意
別人的眼光,全都如此嗎」
能力範圍內適度完美
是很普遍的心態;
過於追求完美,
影響情緒、干擾日常言行,
衝擊人際,
真的比較開心嗎?
今天,一起更加了解它。
休伊特、弗雷特
兩位心理學家將
完美主義分成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大家印象裡的,
自我要求很嚴格,
總是希望能夠好還要更好。
第二種則是對身邊的人
有高標準,希望他們
能事事讓自己滿意。
第三種則是被人要求
不得不如此,
別人希望我夠好、
只有完美的人才會被
社會接納。
而人們在面臨
完美主義的時候,
也有不同的回應方式。
有的人內在重心穩定
能正向面對它,
所看重的是
「自己能越來越好」。
同時也比較能
自在接受當下的結果。
有人則受他人目光影響
更容易覺得不安、焦慮。
一個重心在自己,
另一個重心在外界。
改變個性並不容易
對於完美主義
我們可以這麼跟它共處。
讓自己無憾,
事前,或者事情進行中,
盡力而為、盡己所能,
只要認定自己全力以赴,
就值得為自己歡呼慶賀。
事後,難免要檢討
請留意,檢討包含了
做得好的、可以加強的。
找缺點前,請先找出
三個以上做得不錯的
優點自我鼓勵一番。
就算是
「老天幫忙這次運氣不錯」
這樣的也算。
很喜歡溫暖的這句:
「無論如何進展如何,
你都值得愛自己,
也都值得被人們關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