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富蘭克林,
有什麼印象?」
沒錯,
就是你直接想到的
班傑明˙富蘭克林。
他,
是美國的開國元勳,
同時也是知名的發明家,
避雷針就是他的發明。
現在美金100元上,
印得就是他的頭像。
在心理學上,
他也有值得聊聊的事情。
我是尋意,NLP高級訓練師(Master Trainer)。透過NLP(神經語言程式學)、催眠、前世回溯、元辰宮、意象導引、完形技術、教練技術、時間線、潛意識對話、......等數十種實用心理學心法與技法。以便導引大家與自我潛意識溝通,助你達成:提升積極力克服拖延症;養成倍速學習法造就人生掌控力;透過目標設定找出你的天命熱情、願景使命及行動計畫;經由信念轉化創造改變命運的洪荒之力;藉由心緒調整為你帶來穩定平靜、充滿正向力量。讓你人生幸福如意過更好! 更美滿的感情、職場、人際、家庭生活,隨著你下定決心開始改變,即將來到……。聯絡方式:0912-485-598,comfortarot@hotmail.com.tw
「你對富蘭克林,
有什麼印象?」
沒錯,
就是你直接想到的
班傑明˙富蘭克林。
他,
是美國的開國元勳,
同時也是知名的發明家,
避雷針就是他的發明。
現在美金100元上,
印得就是他的頭像。
在心理學上,
他也有值得聊聊的事情。
「這是種很有智慧的
相處方式」
「透過它,
可以讓彼此關係更親近」
「未必百分百雙贏,
雙方都更容易感到開心」
當然,這得有個前提
雙方都有想讓彼此
關係更好的打算。
而且在協議之後,
真的願意這麼做。
這可用於所有需要
長期相處的,
而且希望彼此親近的
夥伴關係上,包含:
夫妻、親子、至親好友、……
這方法是這樣的:
「哈,真的很有意思」
「我是第一次聽到這種
說法耶」
「這樣做,好像真的
比較容易喔」
這是關於集中注意力的
一個特別訣竅。
我們總是說
「要集中,
就是聚焦在一個點上」
不知道是否反而造成
這樣的經驗。
「意識聚集不久,
很快就跑掉了」
「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是還有有許多人
不自覺願意去挑戰它」
許多經驗告訴我們
做了,對方不領情
甚至反而影響彼此關係。
這件事,叫做
「主動給人建議」。
並不是說
我們不能給他人建議。
如果對方主動虛心詢問
是他自己想要的
我們建議對他
可能更有幫助。
相對的,
主動給出建議
需要更有智慧的表達。
這是全世界通用的拳法
「剪刀、石頭、布」
而且這順序,
剛好也是彼此相剋的方式。
在許多需要選擇的時候
我們常用它來做為
抉擇的依據。
既然是猜拳,
大家都應該希望能贏吧。
所以,
心理學家們做了些研究
告訴我們
「這樣贏面比較大!!」
美劇宅男行不行(TBBT)
是自己目前
最喜歡的生活喜劇影集,
沒有之一。
謝爾頓是個
對於人際互動極度遲鈍的
頂級聰明科學家。
但他從小,
在人際互動上
卻有個極為聰慧的發現。
這應該是他少數表現出
貼心的一面了。
當對方心情不好時,
他會這麼做……
之前聊過拖延
對生活未必是不好的。
去年寫過一篇
心理學家透過拖延
幫人們戒除煙癮
這種壞習慣的方法。
今天來聊聊,
另一種不同的面向。
即使有了目標,
也要讓自己拖延一下。
這事是這麼看的……
我們很久之前談過
「Google樂善禪」
這是一種讓自己開心,
讓別人也會很開心的
善意傳播方式。
有興趣的夥伴,
可用「google」當關鍵字
再次查詢複習那篇文章。
今天,來聊一個
動態、而且很簡單的方式
進行善意傳播練習。
基本上,
這在室內就能進行了。
猜猜看在……
養成習慣
克服拖延
達成目標
最難最難的是什麼?
從根本動力上來說
那就是
「沒有推力(壓力)」。
要進行一件事,
不外乎:
拉力,也就是吸引力。
推力,壓力督促前進。
依據經驗,
動力最強的是
拉力與推力兼具。
而且,
吸引力比壓力大,
是更好的分配。
「原來這件事在
電玩遊戲裡早就在用了」
電玩、社交媒體、購物網站
向來都是
心理影響實務的一級戰區,
好好研究背後的構想原理,
準沒錯。
開頭提到的
那個概念叫做『解鎖』。
意思是透過不斷努力之後,
我們可以得到
新的獎賞、寶物、道具。
如果把這個觀念用在
「建立好習慣」上,
會發生什麼有趣事呢?
充滿粉紅泡泡的
愛戀心理學又來了~
身為對於愛戀議題
感到好奇的人們,
接下來內容你一定要知道。
之前談過了吊橋效應,
凡是讓人心跳加快的環境,
都能讓人更容易產生好感。
不只是吊橋、雲霄飛車,
鬼屋、恐怖片、…..也有用。
其實,不用那麼麻煩,
這麼做也有用……。
「一分鐘60頁」、
「NLP創始人都在悄悄用的密技」、
「使用意識、潛意識的雙頻閱讀法」、
「讓你考試一鳴驚人的黑馬大絕招」、
......
所有高手,都在大量快速閱讀......
黃仁勳的AI科技帝國是從一本書開始的~
【天下雜誌】
【商業週刊】
巴菲特每天大量閱讀,累積知識複利~
【遠見雜誌】
你以為馬斯克是天才怪胎,他其實嗜書如命~
【商業週刊】
【Business Focus】
<<<★★★高手,都在偷偷學★★★>>>
想要讀得快,記得住,
不用靠天份,只需要方法,
學習,真的有訣竅與絕招!
企業主、自僱創業者、
中高階主管、專業人士、上班族、
台大博士、北一女、各大學研究生、……
這些高手都在偷偷學【倍速學習】
只是他(她)們不會說出來。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
「書越買越多,卻來不及看,怎麼辦?」
「時間不夠用,我可以怎麼讓自己儘快上手?」
「看過、學過,卻記不住啊!」
「想成為斜槓,多些收入,要怎麼快速累積知識呢?」
「有效的學習法,該怎麼用在考試上?」
「學習過程怎麼才能保持專心?」
「很想好好學習,但意志力不強,怎麼辦?」
以上煩惱,其實有一整套解決之道,而且很多人,早就偷偷在用啦。
「有不少人可能有
喝咖啡的習慣,對吧」
「喝咖啡很利尿,
所以很容易跑洗手間」
然後,2011年
搞笑諾貝爾獎醫學獎
得獎題目的靈感
就這樣出來了。
「憋尿對決策的影響」
搞笑諾貝爾獎是
「乍看好笑,卻引人深思」
非常正經的學術研究。
其中有些得主,
後來得到真正的諾貝爾獎。
兩個選項讓你選:
事情是這樣的,
一個小時之後你要
進電影院看電影。
現在是午餐時間,
你正坐在餐廳點餐。
如果出餐時間都一樣,
你會選哪一道?
A:
你很熟悉、很愛的
青醬雞肉義大利麵
B:
從來沒嘗試過的
泰拉農夫義大利麵
A or B,請選擇……
「有小朋友的家庭,
這方法好像比較常用」
「大人自由自律的情況下
反而很少聽到」
「其中的關鍵
應該就在於約束力吧」
在【原子習慣】一書中
提到一個做法
被稱為「誘惑捆綁」。
把
需要做但不想做的事,
(如:上健身房)
跟喜歡做的綁搭在一起。
(如:聽有聲書)
今天聊的方法
算是誘惑捆綁的
變化版 / 進階版。
「噓,不能對別人說喔!」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都會
遇到需要保守祕密的時刻。
但通常越是祕密,
反而越多人會知道,
可見要憋住祕密真的很難。
好吧,
假設人們能憋住祕密,
這事對心理健康是有影響的。
心理學家這樣告訴我們......
問你一件事
「喜歡吃爆米花嗎?」
應該不少人都喜歡
有的人是甜派的,
有的人是鹹派的。
有的人則是
半甜半鹹混合派的。
「人生就像吃爆米花,
你永遠不會知道
下一顆入口的是
甜的、鹹的、
剛好沒調味的、
正常的、已經軟掉的、
沒爆好內心生硬的」
來聊聊心理學的爆米花。
很高興收到
Elton林郁棠老師的贈書,
這本書是他非常推薦的
劉奕酉老師最新著作
【看得見高效思考】。
奕酉老師是關於
策略規劃、邏輯梳理、
商業簡報的高手,
目前已有五本相關著作。
自己特別喜歡第四章
「升級你的黑盒子」。
最近聽到的訪談
受到一些鼓舞啟發
覺得它帶來一些力量
跟大家分享。
這是知名實用心理作家
羅賓斯在她的節目中
訪談在2024年
一口氣拿下三座葛萊美獎
R&B相關獎項的得主
維多利亞˙莫內
(Victoria Monét)
她的人生哲學
大家參考看看。
我們可以這麼看待
說服的方式。
也就是
理性的,說之以理;
感性的,動之以情。
這世上,
有很多是不太需要行銷,
人們就不問理由熱烈加入,
就不在討論範圍內。
我們談的是,
好像可以加入,
不參與好像也沒關係,
需要說服、推一把的。
而且是
設下【集體目標】的,
而且一開始就讓公眾知道。
這是個很有趣的觀點
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
一般來說,人們進行
談話諮詢、醫院催眠、……
各種心理療癒的方式。
通常是人到了現場
然後就直接開始了。
如果,來點不一樣的,
先透過某些方法
增加人們的感受性,
讓療效更好呢?
不知道大家對
『道歉』這行為怎麼看?
有的人說
現在人吃人競爭激烈的世界
不要輕易道歉,
那代表示弱及認錯
反而讓自己的言行立場
站不住腳,甚至因此在
訴訟、信任度、影響力
變得更為不利。
有的人說
坦承面對,真的己方出錯,
直接道歉。
一來顯得真誠勇於負責
二來設下停損點
危機就是轉機,
說不定因此翻轉爬得更高,
也都很難說。
你怎麼想?
大家一定常常聽過這些:
「為了要能
達成自己目標、
擁有自己的時間、
保持自我界線、……」
所以,
我們要懂得說『不』。
能夠而且願意這麼說,
還真的需要一些勇氣。
因為大家都會擔心,
這樣會不會得罪人啊,
那後果就會很嚴重了。
心理學家跟我們說......
「如果你已經非常努力,
那就不要那麼努力了」
「如果努力程度還不夠,
請提升到『這個』水準」
最近無意中看到
華爾街日報、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都報導了這樣的觀念。
一個有趣的神奇數字,
告訴我們,凡事都要適度。
這是非常實際的課題,
大家最近工作上許多案子
可能都在忙著結案。
有位朋友最近問到
他的焦慮。
依照流程規範,
他們的案子在
結尾之前需要詢問
Double Check。
也就是要自己主動
跟主管說:
「我的案子要結囉,
要Double Check嗎?」
他常因此焦慮而拖延,
有什麼處理的辦法嗎?
「如果只看表面,
或者一知半解
反而可能引起
難以衡量的副作用」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你
很大機會有聽過這研究。
因為這在當年還出了
非常熱門的暢銷書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
史丹佛棉花糖實驗。
許多人知道的
棉花糖實驗告訴我們:
「自制力影響了
人們的未來發展」
我們多聊一些吧~
不知道為什麼,
突然想到2023年底
參加的台北國際車展。
把當時的有趣發現
整理在在這裡......
「這肯定是大家
非常感興趣的活動」
「也是我一直很想
再度造訪的場域」
「距離上次已經有
好多年了,
今年有什麼不一樣嗎?」
2023年底去了趟台北車展,
地點在南港展覽館。
去車展,
主要是為了看車嗎?
不,我不是。
我是為了看人,
是為了看Show girl們,
夠直白吧。
這是大家一定會有的
生活經驗。
巷子口或市場裡的
小吃攤,小到那種
連店名可能
都沒有的那種。
點餐時,
店裡唯一的菜單
在牆上,
也沒劃菜單這流程。
自己想吃什麼
就直接跟老闆說。
做好了,
就直接送到你面前。
用餐尖峰時間,
同時點餐內用、外帶
的人還真不少。
為什麼老闆
擁有驚人的記憶力,
當下大致都還記得,
很少弄錯。
因為這關係到
記憶的祕密之一。
「大家都希望隨時
保有正向情緒」
「正向情緒是
我們努力想得到的,
所以它是目的、是終點?」
「想要自我突破,
自我超越嗎?
我們可以透過
正向情緒提供一臂之力」
該上場時
想要表現更好,
除了平時的刻意練習,
上場時調整好狀態,
讓自己全力以赴之外。
在心態上,
有種就像冬天陽光
融化冰雪那樣,
消融各種
負向封印、不確定心理的
有效方法,
叫做「收穫心態」。
接續上篇
今天提到的
大家可以拿來跟自己
對照看看。
能夠因此有所警覺,
那就是最大的收穫。
既然昨天提到了心理學家
特莫斯基教授,
今天就繼續來聊聊他。
他與夥伴康納曼教授
透過心理學打破了
經濟學
「人都是理性決策」的
基本設定。
他們的合作,
康老為主要研究者,
並因此得到2002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
同時康老的一本書,
赫赫有名,被稱此生必讀。
建議直接看原文,
書名「快思慢想」。
「覺得自己
完美主義傾向高嗎?」
「完美主義者總對自己
要求很高,其實不一定喔」
「完美主義者,非常在意
別人的眼光,全都如此嗎」
能力範圍內適度完美
是很普遍的心態;
過於追求完美,
影響情緒、干擾日常言行,
衝擊人際,
真的比較開心嗎?
今天,一起更加了解它。
「哇,感覺超有吸引力的」
因為這是哈佛有史以來
最受歡迎的正向心理學教授,
上課人數高達學生總數的1/4。
天啊,這也太酷了。
他就是
塔爾.班夏哈教授
一生都在研究怎麼讓人
過得更幸福、更快樂。
他的著作被翻譯成
中文的就有三本。